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同心抗疫|命运共同体,金山医院肾内科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0-03-18 来源: 浏览量: 打印

新冠疫情来袭时,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低调而务实的行动诠释着“白衣战士”这一光荣的称号。

临近春节时,金山医院肾内科主任鲍晓荣凭着多年的从医经验,敏锐地觉察到:这个疫情不简单,再加上春运,防控难度更是加大;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需要时刻准备投身到病人救治及医疗支援中。鲍主任随即取消了原定回老家陪伴老父亲的计划,留守金山。农历大年初一,鲍主任早早来到科室,问候值守医护人员,叮嘱大家及所有在院患者做好防护,又在科室工作群中,通知要求留守的员工必须恪尽职守,已离沪的员工需尽早安排返沪行程,以确保科室在疫情下面对突发状况时有足够人力资源可供调配。

大年初四起,鲍晓荣主任、王昱副主任提前结束春节休假回到科室,并对疫情防控工作在科内做了初步部署。自此,他们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进一步保障留院治疗的病人医疗安全,鲍主任每天一早即赶到病房,并在第一时间查看病人、调整治疗方案,确保了春节期间科室的安全运转。考虑到春节期间科内实际运行情况,为了节省防护物资,科内决定每天由两位主任留守,其他年轻医生可继续居家待命,但务必保证通讯畅通以备不时之需。

由于本次疫情以呼吸道表现为主,肾科医生并非前线救治的主力。正如鲍主任所说,虽然我们没有上前线,但是我们仍旧在战场。他在科室群内写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动员科内同仁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一线,先后有多名医师主动报名抗击疫情。集中观察点是守好金山的一道重要关卡,陈凯主治医师主动要求参加区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医疗保障工作;科内最年轻的医生周苏雅医师也积极报名参与院内发热留观的医学观察工作;为了对疑似病人尽早展开隔离医学观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医院成立了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鲍主任作为专家组成员,多次在深夜来到医院参与会诊。

不少病患担心交叉感染,即便出现身体异样也不敢来院就诊,王昱副主任积极参加医院青联会的线上义诊活动,为广大病患答疑解惑。有个身患狼疮性肾炎的贵州籍病人杨某,需长期口服环孢素A控制病情,春节回老家的他,随身并未携带足够数量的药物,当地医院又无药,而由于交通管制短期内回到上海也难以实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向王昱副主任打来求助电话,期待得到帮助。为了不影响病人的治疗,王昱马上在医院开具了1个月用量的药物快递给他,并先行垫付了医药费,“千里送药”解决了病人的燃眉之急。

image003.jpg

血透病人是极为特殊的人群,为了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他们需要一周往返于医院2-3次接受定期透析治疗,如有延误,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由于疾病所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他们又成为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同一班血透治疗的患者多达50多人,若一人发生感染则可能波及所有患者及医护人员,因此血透室的疫情管控显得非常重要而又棘手,科内对此尤为重视。血透室根据上海市血透质控中心疫情期间下发的多份文件要求,经鲍主任及姜丽护士长反复讨论,因地制宜制定了疫情期间血透室的管控规定,要求所有进入血透室的病人进入前需完善体温检测并佩戴口罩,血透治疗区域需加强通风,增加一日三次消毒液空气喷洒消毒等措施,并对患者及家属加强新冠肺炎知识的宣教。对血透室的疫情管控,院领导也极其重视,院长沈辉,副院长朱洁、周晓东等及医务部、院感科多次实地走访血透室,倾听血透室的实际需要,对于透析病人通道、就诊、付费流程等问题当场制定了切实可行而又符合感控要求的措施,保障了血透室的疫情防控需求。为了既不耽误病人上机时间又能有效管控疫情,血透室每天安排人手提前到岗完善病人的体温检测及完成医学承诺书的填写,并与财务科、药房等部门协调,由血透室专门派人替病患付费、取药。并设立特殊血透患者治疗区以备重点地区来沪人员透析需求。透析病人沈老伯过年期间接触了湖北来沪人员,血透室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不耽误沈老伯的治疗又要确保其他病人万无一失,在原本三班的基础上特地为他做第四班治疗,由缪妙医生及姜丽护士长担任“专职”治疗人员,在第三班病人晚间十点全部离开血透室后专门为他治疗。所幸完成了两周的“隔离”治疗后,沈老伯排除了新冠肺炎感染。

image001.jpg

疫情期间,非新冠肺炎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也是刻不容缓。然而很多病患由于害怕交叉感染不敢就诊,导致病情拖延、加重。整个2月期间,科内收治了大量初治的尿毒症患者,且多合并严重的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贫血等并发症,病情十分危重。所收治的病人中,反映肾功能水平的血肌酐指标最严重的高达1700umol/L以上(正常人一般不超过100umol/L),反映心功能的指标BNP最严重的大于5000pg/ml(正常情况下为100以内),反映贫血的指标血色素最严重的仅26g/L(正常120-130)。对于这些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即是血液透析。为了完成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是第一关,但是深静脉插管需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疫情期间上述操作往往会导致操作者长时间暴露于病人的飞沫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王昱副主任在做好必要的防护准备下,主动承担了科内近期所有的深静脉插管工作,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透析。鉴于很多病患病情危重,不适于反复搬动进入血透室治疗,经科室充分讨论病情后我们使用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这就需要调动额外的医护力量。对于人力资源本来就显得捉襟见肘的血透室,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她们还需对近300人规模的常规血透患者开展日常血透治疗。然而面对疫情,血透室的护士姐妹们丝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除了安排人力保障常规血透治疗外,还调派精兵强将投身于CRRT治疗,日以继夜的奋战在病房,经常一日需要完成3-4例CRRT治疗。且由于此类患者病情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抗凝剂的使用剂量、超滤量的设置等需要更加精准,病情观察与护理往往需要更加细致,容不得丝毫懈怠,需要不时的观察透析管路连接是否牢靠,有无凝血等。一天工作下来非常劳累,然而她们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她们说,比起武汉前线,我们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疫情防控期间共完成近40例次、180余小时的CRRT治疗。

image007.jpg

随着疫情逐渐控制,按照市卫健委及医院有关工作要求及部署,日常医疗工作正逐渐恢复。恰逢3月12日是第15届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可享,处处可及,从预防到诊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肾内科开展了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例肾穿刺,第一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第一例颈内静脉长期导管植入术。

image005.jpg

疫情牵动人心,防控事在人为。疫情面前,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责任共同体,金山医院肾内科全体同仁在鲍主任的带领下同心合力共同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春已来,“疫”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