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举办第一期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精准医学人才培训班。本次培训由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肿瘤中心、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联合举办。来自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华大基因、中科院生化细胞所、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的专家共同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培训课程,近百余位医生及医务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培训。
精准医学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即通过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研究手段,对患者进行细致而精确的分型,给予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是精准医学核心技术手段,可以检测人的遗传信息,能够准确找到与患者患病相关的基因缺陷,帮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针对不同的人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实现早检测、早预防、早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院长沈辉为培训致开幕辞,对于各位讲者以及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鼓励大家充分利用难得的学习机会,多多了解最新精准医学前沿进展,将所学所思应用于日后的工作中,力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向东介绍了金山医院肿瘤中心的各方面工作,包括临床、检测平台、科研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疾病基因组学与遗传基础知识
华大基因陈芳博士从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与疾病遗传、人类基因组与肿瘤三个方面讲解了人类基因组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指出癌症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是实现癌症精准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并列举了多个案例进一步阐述了高通量测序为基因检测方式带来变革。
高通量测序在肿瘤的精准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董磊主任详细讲解了肿瘤基因检测的优势,不仅全面概述了临床肿瘤基因检测发展方向—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等前沿进展,并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总结了如何为病人选择最佳的靶基因检测种类和平台,如何根据结果指导临床决策等实战经验。
临床精准医疗的前沿与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王向东执行院长为大家详细阐述了精准医疗目前发展现状、临床跨组学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地位。组学需要与临床表型相结合,才能对临床医学产生意义;并分享了“中山模式-精准医学MDT”的临床实践新策略。
精确医学与肿瘤
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吴家睿研究员阐述了精确医学与精准医学的概念;精确医学是个体化的医学,在指导肿瘤诊治方面有诸多创新型的应用;并分享了国际最新论著关于肿瘤分子分型新策略以及临床预后关系,例如IntClust亚型鉴别乳腺癌不同分子特征,识别和预测远期复发风险以及发展单细胞的生物标记物检测技术等。
临床遗传检测技术及应用
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秦胜营教授从遗传学的发展讲起,细致讲解了遗传病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中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现状,配合实例详细讲解了常见遗传病的变异类型和各种遗传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临床应用,并介绍了国内遗传咨询的现状以及对将来遗传咨询在临床遗传检测中的作用。
胃肠肿瘤精准治疗进展与临床案例分析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崔越宏副主任介绍了胃肠肿瘤精准治疗的进展,肯定了ctDNA在预测结直肠癌复发风险中的作用;分析了胃肠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中的生物标志物,多重标志物联合或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多个临床案例诊疗过程的分享,通过实践案例演示如何结合全面的基因检测,指导临床决策。
培训班小结
培训最后,各位讲者与学员进行现场讨论与交流,对于各位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现场学习气氛浓厚。
随着临床基因诊断应用的迅速发展,相关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临床医生和科学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来不断的完善知识储备。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学术经验分享和交流的平台,而且系列培训班的学习也是临床精准医学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