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引进的金山区首台PET-CT正式投入使用。主要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造福病患助力医院精准诊疗更进一步。
7月5日,住院的市民周先生进行了CT检测,发现左侧肺部有一个病灶,右侧肺部有大量胸腔积液,医生根据经验怀疑其是否有隐秘病灶在右肺中,但是CT检测并不能看出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周先生进行了PET-CT的检测,结果发现两肺多发结节,右肺出现高代谢结节,右侧胸膜近胸椎的地方也有一片高代谢的软组织,结合病人以往病史,考虑为肿瘤转移所致。
金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周艳丽介绍,PET-CT检测特别适合像周先生这样的肿瘤患者,帮助医生对肿瘤的诊断更加早期、准确,使患者得到的治疗更及时有效,避免了一些不恰当的检查和治疗,在总体上减少病人医疗费用和痛苦。
PET-CT是将PET和CT两种检查相结合的高端影像检查设备,全称叫正电子发射型断层计算机扫描,这个技术是将极其微量的正电子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通过PET探测该示踪剂在人体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器官的生理代谢功能,同时应用CT精确定位,因此PET-CT显像既有解剖形态的信息又有代谢功能的信息,是目前最先进的分子影像学设备。
金山医院引进的64排112环联影全数字一体化光导PET-CT(uMI780),是国产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分子影像学设备,具有128层时空CT探测器、112环数字光导PET探测器,灵敏度高,分辨力(2.9mm)好,对小病灶检测能力强、图像质量好、扫描速度快的,所需注射的示踪剂减少、病人受到的辐射大大减少。真正达到用药剂量减低1半,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提升2倍,一次显像获得全身图像,可以一目了然了解患者全身状况,使临床医生对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病变等全身疾病的诊断更加清晰,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加准确。整个检查过程安全、无创伤、无痛苦。
PET-CT的临床应用
一、肿瘤患者
1、肿瘤的分期与再分期
2、肿瘤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3、早期预测和评估放化疗疗效
4、寻找肿瘤原发灶
5、指导临床活检定位
6、确定放疗生物靶区,辅助放疗计划的制定
7、肿瘤术后残余复发和纤维机化组织的鉴别
8、评估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及预后
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主要用于癫痫、早老性痴呆及帕金森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三、心血管病患者
可以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梗塞的部位、范围,并对心肌活力准确评价,确定是否需要溶栓、放置冠脉支架或行冠脉搭桥手术,并且通过治疗前后显像对照评价治疗效果。
四、不明原因发热者
PET-CT可帮助鉴别发热原因,确定感染病灶的范围,评价治疗后效果。
哪些人适合做PET-CT检查?
1、有肿瘤家族史人群,肿瘤家族史是发生基因突变风险的重要原素,早期癌症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早诊断、早治疗已经是国际上公认的对抗癌症最有效手段。尤其是肿瘤标记物指标升高者非常必要用PET-CT早期筛查肿瘤,并且需定期进行监测。
2、长期慢性疾病者,特别出现症状加重、常规用药不缓解,可进行PET-CT检查,排除疾病恶化的可能,做到早期发现,避免更大的损失。
3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生活及饮食无规律者,常常会把隐匿性肿瘤拖到晚期。适时进行PET-CT肿瘤筛查,一次检查取得全身的功能及形态影像信息,既高效又全面,对早期发现病变、早期干预,挽救生命起到重要作用。一次全身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大概为8-13mSv。相当于做一次腹部增强CT的辐射剂量,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金山医院引进的PET-CT将助力金山区及周边地区癌症的防治,提升医院诊疗能力和水平,让广大有需求的人民群众得到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使区域内的老百姓享受到市区三甲医院的“同质化”医疗服务。
咨询预约电话:
021-34189990-5452
提醒:
PET-CT要提前一天预约,并到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核医学科了解PET-CT检查前的各种注意事项。检测当天需要提前注射药物,等待一个小时药物全身分布后才能正式进行检测,检测时间12分钟左右。检查过程无创、无痛,辐射量低,安全可靠(一次全身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大概为8-13mSv,相当于做一次腹部增强CT的辐射剂量,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费用:
PET-CT全身扫描7000元每次、局部扫描4000元每次(全上海市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