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重点学科介绍——化学伤害救治中心
发布日期:2009-12-01 来源:金山医院 浏览量:
打印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化学伤害救治中心创建于2005年,由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烧伤科、职业病防治科等组成。中心定位于化学伤害的救治以及化学毒物中毒机理的研究,4年多以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临床研究中心,在化学伤害救治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为上海市金山区医学重点学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建设学科。
化学伤害救治中心学科梯队完整,人员配备齐全,拥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12名,主治医师12名,住院医师27名。中心有硕士生导师2名,硕士以上学历20人。拥有PHILIP中心监护系统、床旁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等先进设备。同时还拥有先进的中心实验室。
化学伤害救治中心依托于医院,着眼于化学伤害救治,多年来服务于上海石化及邻近化工企业。在急救、危重病、严重多发性创伤、化学中毒灼伤的抢救处理等方面已形成特色。尤其是针对急危重症、化学伤、群体多发伤等建立的绿色通道、多学科参与、分工协作的流程诊疗模式,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节约了医疗资源。
中心4年来先后抢救化学中毒1067人次,群体中毒50余起,84例丙烯腈群体中毒,无一例死亡。在群体伤及多发伤等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中心亦有其独到之处,在“8·16”群体化学伤害及“10·2”群体交通伤害救治中(2005年),表现出了极高的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与赞誉。而联合上海石化(2006年)、上海化学工业区(2008年)进行的群体性丙烯腈、光气化学中毒现场救援与临床救治演练,使中心的化学伤害救治与处理群体、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中心在医疗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教学与培训工作。中心承担复旦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医学统计、流行病学的理论授课,接受复旦大学医学院及其他院校的临床实习及见习,承担复旦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专业、职业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并是徐州医学院麻醉学与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至今已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与临床救治》,全国化学品重大人身事故救援论坛,主办长三角化学伤害救治研讨会,主办光气中毒基础与临床研讨会,主办国际光气毒理研讨会等多项培训,在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2009年11月,中心邵义如硕士应德国拜耳公司邀请赴德进行学术交流,标志着中心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心的科研工作也是硕果累累。4年来,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与德国拜耳健康毒理研究所、国际异氰酸酯协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上海CDC、华山医院、瑞金医院、北京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CDC等合作,先后承担各类课题20余项,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二个重点实验室落户本中心。德国援赠的吸入毒理实验室即将投入使用,并已与德国拜耳健康毒理研究所签定了长期合作意向书。发表论文约50篇,SCI 3篇,国家实用专利1项,部市科技成果奖3项。烧伤开展的"新鲜异体皮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技术,推动了大面积烧伤治疗发展,使大面积烧伤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达上海市先进水平。
化学伤害救治中心坚持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重,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挑战。随着重点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中心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