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手 绽放的心
———儿科新生儿室医护人员的一天
或许你只看到一个个小生命被喜悦的家长抱出新生儿室,但你不知道,新生儿室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们用温柔的双手绽放出无限的爱心。
早上7:50。年轻的护士小张就准备给“海宝”们进行逐个沐浴,只见她测好水温,熟捻地托着“海宝”嫩稚的脑袋,右手涂沐浴露,边洗边对着“海宝”们轻轻细语:宝宝真乖,笑笑,小手洗洗…。这是我们儿科正在运用的最新护理理念:磁性护理,即在抚触的同时进行语言交流等,以培养与患儿的感情,减少哭闹,改善睡眠,同时可以加强其免疫力和应激力,并能促进消化功能等等。
上午10:20。“叮,叮,叮……”,心电监护发出急促的报警声,只见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至55%,金医生和护士陈立急忙赶来,陈立快速地打开氧气,连接简易呼吸器,脱开气管插管接口,进行气囊加压,小金则托起患儿胸廓进行心外按摩,30秒过去了,患儿的面色出现了红晕,呼吸逐渐平稳,很快,一切恢复了平静。陈立又一次仔细地检查着呼吸机管路、接口、积水杯、参数值等,这种仔细和严肃,是对生命的敬畏。
“这样的小抢救一个班会碰上好几次,关键在于你及早发现和积极处理。”有着十几年儿科护理经验的陈立说:“即便有0.1%的可能,你都不可以放弃”。
下午3:15。“手术室急会诊,孕27周早产,有呻吟,体重1250克,准备呼吸机和暖箱。”杜医生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转身就朝手术室奔去。
5分钟后,一个面色苍白、口吐泡沫伴严重呻吟的早产儿被抱进新生儿室,“快,插管,通知床边胸片。”杜医生雷厉风行,插管、开放气道、气囊加压给氧,一旁的护士小爱已经绑好氧饱和探头、开放静脉、测好体温,准备吸痰了,急救场面有条不紊、配合默契,没有嘈杂,只有对生命的挽救。接着,抽血,测血糖、用药,家属谈话,病情观察、记录,等忙完这一切,才发现又过了下班时间。
“习惯了,只要孩子没危险就放心了。”杜医生理了理前刘海,舒心地一笑。
“儿科工作无小事”护士长陆伟红如是说,“孩子不会告状,也不会为你请功,这是一个良心活。”就像我们的食指勾住孩子们的小手,瞬间,与生俱来的握持反射,让我们彼此之间完成了人世间第一次心与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