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预防(2011-3)
发布日期:2011-04-02 来源:金山医院 浏览量:
打印
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预防
日本强震引发核泄漏,核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家无不担心这次核辐射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那么,核辐射究竟对健康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核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主要通过3个途径,吸入放射性气体、皮肤接触到放射性灰尘、食入受核污染的食物和水分。核辐射主要有α、β和γ三种形式。
不同剂量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短时辐射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危害。大于100毫西弗时,根据不同剂量造成的身体伤害不同,大于4000毫西弗时将直接导致人死亡。人体一年可承受的最大辐射大致为1000微西弗。
面对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故,我们又该如何对待?
1.对核泄漏,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做到:
不轻信——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不信谣,更不要传谣。
不恐慌——学习核电科普知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不盲目——服从职能部门的统一指挥。
2.一旦发生核泄漏事件或事故,我们应该闻警而动:
①户外人员应尽快进入室内,不随便外出。
②注意新闻媒体对事故的跟踪报道,等待通知。
③按规定及时服用预防药,不要动用污染区的水和食品等。
④需要撤离时,服从职能部门安排,携带适量必需品,镇静、有序地撤离到指定地点。
⑤污染区内撤出的人员,应及时洗消去污,并积极配合体检。
⑥尽量不让表皮暴露在放射性物质的直接辐射下。
⑦尽量少吸入放射性沾染的空气,逆风迅速离开核泄漏地点。
⑧在安全地点废弃身上所有衣物,淋浴30分钟以上,尤其是口鼻腔毛发。
⑨最后做放射性检查,已沾染则入院观察。
⑩必要时服用碘片。放射性碘由暴露环境吸入到甲状腺要10到12小时,所以在吸入放射性碘三到四小时后服用碘片,至少可以阻挡50%以上的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