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希望化作无限生机--急诊2010重大抢救病例纪实(2011-2)
发布日期:2011-04-02 来源:金山医院 浏览量:
打印
“急诊医生和护士面对病人突发情况临危不乱,及时抢救,训练有素,就像事先排练好了演电影一样。不愧为三级医院的窗口啊!”急诊大厅内围观的家属赞叹着。
去年7月23日,50岁的縻女士因“头晕、双手发麻”等不适,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我院门诊就医。
医生在听过患者的讲述后,经过初步体检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颈椎病(椎动脉型),建议其到门诊进行输液治疗。患者得到医生的建议后,便去药房取好药,径直走到输液室排队等待输液,正在这时,病人突然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呼吸急促、意识丧失。值班护士立即将病人平卧,为其吸氧,同时向隔壁的抢救室医护人员求援。几乎就在同时,在抢救室值班的急诊医生疾步冲向现场,根据自己平时的反复急救演习步骤,判断意识、循环、呼吸,并在家属的协助下立即将病人平车推至隔壁的抢救室。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测血压心率等抢救措施相继展开。闻讯赶来的急诊科刘主任在看到监护的心电波形后,判断该患者为严重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此时监护仪指标显示:血压测不出,心率20次每分,室性自主节律。同步做出的12导联心电图图形提示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情危重,生命垂危!临床经验丰富的刘主任得出结论,患者为心源性晕厥,需立即为其恢复生命体征,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机会,而超过四分钟心跳恢复的可能就微乎其微!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1,2……27,28……”主任一边按压一边下着口头医嘱,“肾上腺素1毫克静推,多巴胺静脉泵维持血压,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毫克静推……”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而抢救室内每个人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监护仪读数:心率为60次/分(室性节律),血压为90/60mmHg,氧饱和度98%。”护士再次报告生命体征。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只有刘主任仍然面色凝重,“联系心内科急会诊,准备安装起搏器。”2分钟后,心内科医生赶至抢救室,在相对稳定的生命体征下,为病人安排安装起搏器及相关检查等后续事宜。
走出抢救室的那一刻,时间已过去了80分钟,等候在门口的家属一脸欣慰,一个生命的复苏饱含着医护人员多少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亲眼目睹了抢救过程的病人家属,被这批反应敏捷、尽心尽责医护人员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