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我和金医新院的那10年|检以求真,验以求实
发布日期:2022-11-09 来源: 浏览量: 打印

2022年,我院迎来新院(金山区龙航路1508号)启用10周年纪念,十载春秋,见证了多少值得铭记的金医瞬间、金医故事,承载了多少金医人奋斗的汗水和欢笑,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在创三甲的奋斗征途中,院党委特别发起“我和金医新院的那10年”征文活动,我院微信公众号推出“我和金医新院的那10年”征文系列推文。

  【 我和金医新院的那10年 】  

E:\2 微信\【临时 定期删】网站后台\640 (1).png



  【 我和金医新院的那10年 】  

2010年八月,带着如火的青春,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来到了金山医院。金山医院承载了我的青春,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时光如梭,岁月荏苒,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在从医的道路上行走了十余载,蓦然回首,这一路有心酸亦有欢喜。虽有心酸无奈过,但内心始终没有真正想要放弃过这份坚守。此次疫情爆发之际,我和同事们奋勇逆行,全力拼搏,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骄傲,更是成为我不断前行,永不退缩的坚定力量。


  【 我和金医新院的那10年 】  

搬新家,迎巨变

初入职场两年,恰逢医院乔迁之囍。这是所有金医人都值得铭记的日子。自此金山医院驶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在没有搬迁之前,我们检验科在病房大楼的一楼,条件十分的简陋,初次来到检验科还记忆犹新,记得外面是一个需要刷门禁的大铁门,大铁门外面是血库,记忆中第一次来检验科报到看到的第一位老师是当时血库的王老师。搬新家之后的检验科环境更宽敞更整洁,仪器设备更加先进,结果更加精准,检验人员的整体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今天的检验科相比十年之前的检验科,随着学科的发展和不断进步,实验室规模及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方法创新,自动化及信息化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从最初手动,半自动到全自动,再到现在的流水线作业。这些都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医院检验科的发展。记忆中,刚踏入检验科工作,我们的血常规仪器是简单的一台仪器,现如今已经是流水线系列,无论是自动化程度还是结果的准确性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再比如刚入检验科,尿常规检验都是我们检验科人员坐在窗口一个个的拉卡-把尿液倒入重复使用的玻璃管-编号-试纸条蘸取放入仪器-离心-镜检,耗时耗力。现如今病人只需把尿液倒入贴有条码的一次性尿管中,把个人信息和条码绑定到一起,机器会自动识别项目和个人信息,无论是精准度还是效率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样的例子在检验科数不胜数。


  【 我和金医新院的那10年 】  

十年检验人,精益求精

弹指一挥间,十余年已过去,我也从一个稚嫩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有着十余年经验的“老员工”。初入职场,由于经验的不足,或多或少总会犯一些“错误”,但是随着阅历的提升,经验的累计,以及对自己更高的要求,能够很好的胜任检验科的工作。检验工作和其他工作不同,我们是和标本打交道,每一个标本的后面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人,每一张检验报告都关乎着病人的生命,但凡有一点点差池,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检验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心细再心细,来不得半点马虎。或许有人说检验科的工作谁不会,把标本放上去结果就出来了,那都是你以为的以为。其实检验科的工作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科的质量水平,我科现在正朝着ISO15189更高的质量管理体系发展。


  【 我和金医新院的那10年 】  

齐心协力,抗击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此次上海疫情爆发之际,我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的队伍中去,从年前的过年回家高峰到年后的返程高峰,再到此次的上海疫情爆发,我科核酸检测数量一直在高位运行已持续将近一年之久,在这期间我一直坚守在核酸检测的岗位上,最多一个月在核酸检测的岗位上将近工作200小时左右。在最忙碌的时候,我和同事们24小时三班倒,一刻不停争分夺秒的在实验室工作。虽然标本量巨大,环境极其艰苦,但没有一个同事打退堂鼓,各个干劲十足。金山医院检验人为金山核酸检测筑牢坚实的“后方防线”。


  【 我和金医新院的那10年 】  

愿医院的明天更上一层楼

创三甲,我们一起努力,为了医院进一步发展,更上一层楼,一刻也不敢懈怠。如今,我院还在继续壮大,我们也需要继续拼搏,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医院的发展还需从我做起,让我们秉承“敬业,求精”的院训。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共同携手,让我们一起为医院更好的发展,乘风破浪,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