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创三甲专栏∣金医技术:金山医院步入ERCP胆胰管直视下的“精准”微创时代解决患者胆管难题
发布日期:2022-12-20 来源: 浏览量: 打印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两位“特殊”患者开展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微创精准治疗,成功为他们解决病痛,其中一位为肝门部狭窄患者,另一位为胆总管多发巨大结石的高龄患者,这也意味着自此后金山医院成为区内率先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使得胆管及胰管疾病的诊治迈入胆胰管直视下的“精准”时代。


胆结石微创手术操作不容易,但对患者来说意义重大。85岁的马奶奶因“腹痛伴皮肤黄染一周”入院治疗,相关检查显示其为胆总管多发结石,最大为1.5x2.0cm。由于手术面临高龄、存在高血压、房颤、脑梗多种疾病,并且结石巨大等困难,消化内科通过讨论后决定给其进行ERCP胆道内镜下液电碎石手术。在胆道内镜直视下可见结石巨大,占满整个胆管腔,质地较硬,表面成树轮状,最后在液电碎石器的反复作用下,慢慢将结石碎片化,通过常规网篮或球囊就可将粉碎后的结石全部取出。

1.png

58岁的张先生因“发现巩膜黄染1月余”入院,入院后经过相关检查被诊断为:肝门部狭窄,胰腺体尾部占位,同时需要进一步排除患者有双源性胆管癌合并胰腺癌的可能。消化内科组织肝胆外科、肿瘤中心、放射影像、病理科开展了多学科讨论,经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后最终决定为患者同时行胆道内镜直视下行胆管内诊断检查和超声内镜胰腺穿刺,最终患者被诊断为胆管癌(浸润型)。

2.png


ERCP是在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同时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


当前,胆胰疾病的诊治已经迈入了“内镜时代”。临床中,胆管不明原因狭窄的诊断和胆总管多发大结石的治疗、胰管结石的治疗一直是令消化内外科医生头疼的问题。胆管内镜能够进入到胆管和胰管内,在直视下观察胆道疾病并对其进行精确的诊断及活检取样,从而获得有效的病理标本,为治疗提供准确的病理依据;同时辅助液电碎石可对胆胰结石疾病进行可视化导向精准治疗。胆道内镜直视系统是在ERCP的基础上操作,把一个胆道内镜通过十二指肠镜进入胆胰管内,在直视下观察胆管、胰管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诊断及治疗。


胆道子镜直视系统突破了ERCP与传统胆道镜的局限性,为肿瘤性胆胰疾病和胆胰结石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可视导向疗法。实现了胆胰管的可视化,由此掀开了胆胰管疾病直视化、精准化诊疗的新篇章,对于胆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640 (1).png


2022年初,占地面积近1000㎡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内镜中心作为金山最大的内镜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640 (2).png


目前内镜中心已开展包括普通胃肠镜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胶囊内镜检查术、窄带成像(NBI)和色素内镜检查术、放大内镜检查术、超声内镜诊治技术、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技术(ERCP)、各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息肉摘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等内镜下检查和微创治疗技术。


640 (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