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医生手记:我们烧伤科
发布日期:2016-09-12 来源:金山医院   浏览量: 打印
    医院优质的医疗管理体现在每个科室,每个科室的医疗行为也同样折射出一家医院的管理、协作能力。医院烧伤科收治病人的特点往往是成批伤或是群体伤,患者入院后往往需要加特护,内外两套护理团队,近阶段,我院烧伤科患者骤增,对于科室仅有6名医生和10人左右的护理团队来说压力很大。但是在医院管理部门、护理部、后勤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烧伤科日常工作平稳进行。以下便是烧伤科陈珏炜医生在救治患者的一些感受,一起与您分享。 随时待命的专家团队     又是一个周五晚上,近十一点,又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被送到我院。同时送到的还有他同样伤势不轻的朋友。烧伤急诊又忙开了,建立静脉通路,抗休克,留置导尿,完善各项检查……同样,再次急呼李主任到来,才过去不到二十分钟,烧伤科李主任出现在了急诊抢救的现场,工作完成已经是周六的凌晨近三点了。而这并不是特例,几乎每个重度烧伤病人的收治第一时间主任都会参与抢救,不管是周末还是凌晨。     而主任也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烧伤科虽然医师不多,但互相帮助,齐心完成科室诊疗早已成了传统。只要有急诊、科室患者增多,每个医生无论平时还是周末都主动加班,毫无怨言。近阶段,患者增多,每个医生更是舍弃了休息日、舍弃了与家人团聚、舍弃了与孩子共渡的美好时光,来到患者身边,参与了病人的换药及诊疗工作。 认真细致的护理团队     在护理部的关心下,科室增加了临时护士,帮助科室共度难关。清晨六点,重症病房外等候的家属都忍不住打起了瞌睡。护士小周正蹲在病人的床旁计量病人的尿量。她的神情是那么专注,只有眼中的红血丝能看出她已经连续工作了一整夜。待几个病人的生命征记录观察完毕。小周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便整理起了几个病人这晚的病情变化。     这只是重症病房最普通的一个早晨。如果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她们会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及时调整治疗。必要的时候,柔弱的姑娘们也会挽起袖子配合医生轮流抢救病人。 医生们总是亲切得问起“今天的特护姑娘是哪个呀?”特别护理,简单的四个字,我们的护士做来却不简单,大到生命征的观察,小到口腔护理,排便排尿,巨细靡遗。如果说专业的医师团队是战术家,那么这些可爱的特护姑娘就是实实在在的士兵了。正是有了她们细致周到的护理,一丝不苟的医嘱执行,诊疗才能最快得达到效果。 高效有序的多科合作     有时一个半夜,晚上十点,一个重症病人的颈部逐渐水肿,虽然呼吸仍平稳,但按照病情趋势却有窒息的危险。医生判断这时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对病人最稳妥的做法。一张小小的会诊单从重症病房送出,不到五分钟。脑外科的值班沈医生夹着气管切开包已经出现在了病房门口。干净利落得完成了气道的开放,为病人解除了窒息的危险。     正是由于我院完善的会诊制度。当病人出现超出我科诊疗专业的病情变化时,也能第一时间找到外援。     不管是影像科的床旁胸片,还是ICU、脑外科、五官科,甚至呼吸、肾内科的随叫随到,才能让重症的烧伤病人在病情变化时及时得到控制。最大可能成功救治伤病。 完备的后勤保障及硬件设施     走进烧伤科的重症病房,鼻端还能闻到新鲜的家具味道。重症监护病房的调整一个月前刚刚完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因为完善的硬件设施才给了医师收治并成功救治重症患者的信心。当空调出风口出现问题时后勤工作人员也是第一时间送来了空调扇,解决了环境造成的病人散热困难问题。     我是金山医院的一名新兵,进院工作仅4年,但在这里我看到了一次又一次成功救治多名重度、特重度烧伤的病人,在这些成功的背后有着金山医院强大的管理、协调力量。(陈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