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我院与永平县人民政府及医院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责任书》,永平县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对口帮扶医院。中医科谢珉宁医生作为援滇队员之一,来到永平人民医院后各方面认真、努力、积极的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以下文章便是他自云南永平发来的感言。
将命适于彩云之南,岁在丙申年八月一十二日,即农历七月初十。我与同侪五人,奉复旦大学医管处之委,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之托,赴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人民医院就职。上为国家之战略,中为人民的健康,下为人员之交流,责任之重,期待之深,莫之大矣。幸有同事第一批为吾等榜样,出发之前俱告之以实情。风土、人物、任务等,知之者详,但惶恐之心不减。唯年轻之气尤甚,开阔眼界之心仍存。书尚未读万卷,谨万里之路需行。故虽不知对方之内情,但希以己绵薄之力,假十一年工作之经验,致对方有所得之一二,则不负帮扶之言矣。
自飞机落地大理,后至永平地面,得遇永平县医院之诸领导,有苏院长、马书记、贾副院长、施副院长以下数十位领导及同事也。执事之人热情之余亦感慨医院设备之简陋,医师人员之不足,财政补助之困难。为人民生命服务之初心未改,奈何服务能力之不逮,痛心疾首,逡巡忧色。故吾等知之国家政策之必要,复旦及吾院帮扶之重担。目前医院之情形与人民之要求,社会之期待,政府之责任,仍有距离,故需努力以不懈也。 吾负中医之名,远来千里,于当地医院行相互学习之事,与中医科之主任余开云之相见如旧识也。吾仅长其数岁而已,而余氏已为地方之名医也。周围之友人、近郊之群众、远邻之野鹤皆称其为小余哥。悬壶坐堂之时,远来病患每每多达数十人矣,吾心甚喜也。可见中医之根基在于其效也,倘若仅以现代之标准,仅以现代医理与药物治病,奈何仍有众多之病患求治于百草针灸之术?概现代医学仍有不明之理,现代药物仍有不治之病乎。 兹到县医院之初,已任为科主任之职,反复考察思量,所处之境同吾金山医院中医科颇多相似。概综合医院之中医科,外有县中医院与诸多冒中医之名而实为无证术士者及师带徒负一技之长之游医,内有现代医学发展之迅速及体制之限制,生存尤为不便也。中医者存废之论亦有百年,而今亦不能止,幸有国家之重视,中医之努力,药物之疗效,而为祛病之疾苦,实国人之福也,亦中医之传承之福也。此幸一也。 今来永平观摩实践,如何发扬中医之长,行蹒跚之路,恐唯有特色二字,唯有用心努力,唯有谨小慎微,唯有专注细节,且能为现代医学不能为者,方能有一池清水,方能得一地之敬也。吾科刚独立于内科,已有特色之门诊,特色之治疗。包含中风之后遗症,骨与关节诸病,内科杂症亦多,可为西医内科之补充,弥补纯粹西药之不足也。近三月以来,仅以吾目视之,患者有渐增之势。病房内床位常满,医者亦满负劳作,常借床于他科,理疗室内,患者接踵摩肩,时为常态,此幸二也。 惟吾科目前仍有诸多不足。比如中医基础较为扎实,但现代医学之概念残缺,诸多疾病概念,诊断,鉴别等心中茫然,遇不期之病,不明之症,不知所谓也。故中医之生存于现代,必要学习最新之技术,最新之诊断,最新之治疗。倘若仅知古法之精要,漠然于现代之医疗,则如盲子夜行,即使扁鹊在世亦不能为良医也。当今之世仅以几张验方,几味药物,为之杏林,何异江湖之术士。往往病情之差异,心思之近,而本为之远,则离治病之法谬矣。故我等须守先师之法,亦要学现代医学之精妙,开拓创新,积累于实践,抚恤于人情,知其何以可为,何时不逮,方能不误病家之疾,方可解病家之苦也。 故吾每日上班,培养三级查房之习惯,审查病史之缺点,教授诊断之概念,确立体检之规范,改进治疗之方案,培养学习之习惯。中西并重,闲暇之余,搜集课件,讲授相关疾病之进展,积极参与科室之建设。业务之中,帮助临床不明疾病之诊断,讲授相关疾病之鉴别,调整药物之应用,及时沟通病情,调整患者之心理,防患于未然。理疗室内,推广耳穴之手段,介绍上海针刺推拿之特色,积极示范。同时亦向西医外科介绍肛肠疾病诊治之中医方案,及中西医治疗之进展,交流操作痔疮、肛瘘、肛周脓肿之中医手术数例,交流术后中医之特色换药和术后之评估,所治病患皆痊而归也。此之外,吾与上海同侪及永平之同事,积极远至乡里,山路险阻亦不阻为医者之仁心,推广中医之影响,开展方药、耳穴诸中医之简便治疗,阐述养生之理念,辨病辨证,为患者答疑解惑。医患同心,则送医下乡之任务备焉。 吾为中医之事尚短,仅十余年也,平日专心治肛肠之病。虽大学实习数年,毕业之后亦从事骨伤专业,针灸推拿,中医外科之专科数月,跟随名师亦有,见识中医内科之疾病亦多,书未曾少读,但临床之经验仍不足也。诸多疾病辨证难定,病之变化异数,临证之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恐方不对症不能直达病所而获庸医之骂名也。今至贵院贵科,学习于科内同事,请教于地方特色,通达于上海同侪,潜心专研,不避生疏,术业有得者皆为吾师也。故吾亦得锻炼,所治之病亦增,所虑之事亦多,心之所得亦众,故所能为者,亦有信心焉,此之谓教学相长也。故门诊来寻之患者亦增,其治效果亦显,其乐也融融也。 慎言谨行,姑妄述之,此次至永平三月,所获颇丰,风土习惯,事故人情,了解一二。唯希冀医院更加重视中医之发展,加速人才之引进,扩大中医之空间,择机发展更多之特色,补短取长,以求全院之进步也。 (第十三批援滇医疗队队员 谢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