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绿色”的科技,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福音 ——记金山区第一例“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
发布日期:2017-03-31 来源:金山医院   浏览量: 打印
    “室上速”全称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让许多患者谈之色变的疾患。它的发病机理就是在正常传导束之外,多出了一根甚至数根的异常传导束。心跳通过异常传导束下传时,患者心室率能够达到200次/分左右,导致患者气促、憋闷、大汗。而它发作的不确定性,无论何时何地,突发突止,更是使患者充满恐惧感,大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另外随着病程的延长,疾病发病的频率,时长都明显增加,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个别特殊的室上速还可能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所以对于“室上速”是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的。     射频消融就是治疗“室上速”最为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高,治疗后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是传统治疗手段存在一些缺点:1.手术医生和患者双方都要“吃”大量的射线,特别是碰到疑难病例,那几个小时下来,“吃”的射线量简直令人摇头。而一些特殊患者(比如孕妇),就存在两难的局面,最后或者大人再忍几个月,或者胎儿受到伤害。2.部分异常的传导束,离正常的传导束过近,消融过程中“伤及无辜”的风险很大。甚至将正常束支完全打断,不得不植入永久性起搏器。这些不足,使得“室上速”的治疗受到极大的限制。     金山的徐女士,50岁左右,事业有成,平时对生活品质要求比较高。今年开始反复发作的心悸,对她的工作生活都有明显地影响。徐女士来到我院,通过龚辉主任的咨询,决定射频消融根治“室上速”。但是手术的风险,射线的危害都让徐女士有些犹豫。龚辉主任经过慎重考虑,征求患者的意见,准备采用三维设备(CARTO)进行一场“绿色”的射频消融,全程做到“零射线”。而徐女士又有了新的顾虑,“新技术”,成熟吗?风险呢?成功率高吗?     和传统的方法相比较,新的方法通过电、磁的原理,用消融导管先建立一个右房的模型(这就是我们手术的空间),同时标出正常的传导束,然后在这个模型内完成射频消融。对于手术医生来说,新方法立体、直观、一目了然,原来时不时都要看看的X线完全不需要了。另外,正常传导束已经标出来了,术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做到更精准地“有的放矢”,把误伤的几率降到最低。从而使安全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相对于传统“室上速”的治疗技术,三维标测技术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对于医患双方都能够切实地获利。听了龚主任的解释,徐女士放心了,安心等待手术。     而手术的过程,轻松而简单。医生因为没有X线的存在,连“安身立命”的铅衣都扔到了一边,大家笑称“这真是最轻松的一场电生理手术”!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也没有了X线的侵扰。消融导管进入右房,轻松而仔细地做好了右房的模型,标出正常传导束。然后对准异常传导束,“开枪”消融。因为知道正常传导束在哪儿,所以医生也不用疑神疑鬼,一有异常马上停止。这样,时间得到极大的节约。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医生“一枪中的”,然后经过多次复查,证明异常传导束完全打断,宣告疾病根治!手术过程中,医生比较轻松,也有精力给予患者更多的交流;患者心态平和轻松,配合程度很高。而手术结束了,患者竟然有了“怎么这么快?这就做好了?”的感觉。在得到医生的肯定答复后,徐女士彻底放松了,连说:这次的选择对了!术后两天,患者痊愈出院,重新投入工作生活中。新技术帮她治愈了心脏的疾患,金山医院帮她恢复了生活的高品质。     三维标测消融室上速在市区的个别三甲医院也是最近开展的新技术,而金山医院的龚辉主任医疗团队,及时开展这个技术,使之能够尽早服务于广大金山以及浙江部分患者,帮他们安全快速地解除“室上速”的困扰!“绿色”科技的进步为患者带来福音,甚至孕妇也可以及时进行治疗了。金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努力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