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周六中午,休息在家的儿科杜鹃主任接到医院电话,儿科病房收治一名心力衰竭、心肌病婴儿,目前病情危重,随时有心跳骤停的危险。放下电话杜主任立马赶往医院。
患儿3个月,最近食量减少精神不佳,当天吃奶后发生呛咳送入我院,儿科急诊刘杰医生诊治发现患儿反应呼吸脸色均不正常,立即给予吸痰吸氧处理,急诊胸片显示患儿心影明显增大,刘杰医生当即考虑患儿发生心力衰竭,随即亲自护送患儿收入儿科病房。
患儿送入病房后给予头罩吸氧强心改善循环等处理,考虑到患儿心力衰竭病因不明,影响治疗和预后,病房值班龚敬宇副主任随即联系医院行政值班调配急诊心超,心超室黄雷军医生接到电话后15分钟到岗,龚主任和刘医生协同一名护士等带好氧气袋及简易呼吸机等抢救物资陪同患儿至心超室检查,报告显示患儿全心增大,左室壁收缩活动减弱,房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反流,左心功能测定:EF29%(正常值EF>50%)。情况危急,患儿随时有心跳骤停的可能。
杜鹃主任紧急到达病房后,第一时间查看病人,监督各项治疗过程。患儿经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强心利尿、纠酸等一系列治疗后,病情终于稍有改善。但是,考虑到患儿心功能极度低下,治疗很是棘手,杜主任和龚主任随即联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商讨治疗方案,儿科医院PICU陆主任和陈主任在听取病人情况后考虑该患儿为心力衰竭、心肌病,建议转入儿科医院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但是可能会预后不佳。在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家长同意行ECMO治疗。鉴于患儿目前情况不佳,随时有可能心跳骤停,儿科医院PICU转运小组决定行ECMO转运。虽然我院儿科未曾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治疗项目,但是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配血、准备镇静麻醉药物、患儿剃头,调配操作床等等。当转运小组到达的时候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时间已经接近下午五点,无需提醒,为了安全保障万无一失,病房所有护士李丽、鲁睿、向红燕、甘春华、杨娟娟在宋安安护士的带领下都主动留下。两个团队的工作人员为了同一个目标无缝合作。
晚上八点,患儿要随着ECMO机器转运至儿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的诊治,看着转运车打着警示灯消失在夜幕中的时候,心中默默希望患儿能转危为安。大家紧绷的弦才微微松弛下来,此时方觉饥肠辘辘,浑身是汗,又累又渴。
目前该患儿依然在儿科医院PICU接受ECMO治疗,此次成功转运是复旦大学儿科医联体平台、儿科医院PICU转运小组通力协作的结果,也是我们金山医院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多科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麻醉科、心超室、放射科、药剂科、检验科、血库和行政值班的后援保障。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恶战,我们坚守战场并肩作战,希望患儿能战胜病魔,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