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样,来到科室时已有四五个病人等在诊室门口了,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好诊疗前的准备,虽说开诊时间未到,但我喜欢赶早。紧接着我便开始聚精会神地“对付”那一颗颗不齐的牙齿,没有片刻停留。今天有两位本院同事陪朋友找过来,我又一次狠心与他们重约时间,因为病人都等着,只能对同事抱歉了。
下午为最后一位病人做完根管治疗已经三点多了,今天临出门时向即将结束暑假的女儿保证三点半下班准时回家,带她游泳然后再享受匹萨,她一定等急了,想着,我赶紧收拾下班,没等我脱下白大褂,病人小芸挥着病卡笑嘻嘻地跑进来:“沈医生,我来了”,随着小芸进门的父亲赶忙解释:“小孩明天去上海,我们只好今天来了”。看着他们父女,“下班”两字我竟很难说出口,于是重回诊疗椅。一年半的矫正,小姑娘原本杂乱的牙齿已排列整齐,再巩固一段时间就可以拆除牙套了。更难得的是这个智力低下的孩子从最初惧怕与人接触,发展到现在愿意与我交流,还养成了护牙习惯。当小芸父亲得知我已下班,非常感动,一个劲夸我是“劳模”,这倒让我很有些不自在。其实作为医生看见自己的付出使病人找回健康、重建信心才是最实在的快乐;况且如今医院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让我们倍感欣慰;而业务的提高、病人的称赞、主任的指导、同事的帮助让我倍添干劲。
女儿已经十多岁了,而我却有七年的周末坚守在了门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影响牙齿矫正学生的上学,于是,女儿的休息日成了我的工作日。
当我赶到家,女儿嘟着小嘴:“你又失约!”我抱起女儿,使劲地在她的小脸蛋上狠狠亲了一口,心里默念:“女儿对不起,爸爸不能让病人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