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抗震救灾一线日记
发布日期:2008-07-02 来源:金山医院   浏览量: 打印

(林文静执笔  )

5月28日             

带着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殷殷嘱托,我们金山医院赴川医疗队一行六人,由钟志越主任带队,踏上了飞往成都的班机。到四川,我们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安排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附近的科心宾馆。打开房门,干净舒适、设备齐全的房间让我们感动万分,四川人民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啊!晚上,打开医院连夜为我们准备的物品箱时,在眼中打转了一天的泪水再也忍不住,终于夺眶而出!物品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们暗暗许下心愿,一定不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期望,服务好灾区人民,把金山医院的精神在四川发扬光大!

 

5月29日

清晨,身在汶川的鲍晓荣主任发来消息说有大的余震,,成都并没有强震感。钟主任被分到了急诊监护室,下午坐救护车到离成都最近的聚源中学看了看。那里看起来就是一片废墟,所以人都住在临时房里。我们护士分到了外科监护室。她们的护士长说,因为地震当天是护士节,所有护士都在礼堂。地震发生后所有人员都立即跑回科室,将所有病人疏散。监护室里的重病人无法撤离,全体护士和值班医生就守在病人旁边做好安抚工作。真为她们的敬业精神所折服。监护室里的人对我们很好,在工作流程上有许多不同,但我们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病房里有两个高位截肢的中学生,他们都是为了救同学而受伤的。无尿,24小时的透析,直面他们,发现生命是那么脆弱,要好好的活着。医院每天都发给我们一天三餐的就餐券,一荤两素菜不少,就是味道有些不习惯。今天,就开始翻班了。

 

5月30日

今天接到紧急通知,有一批从绵阳转来的病人,放在新的ICU,所以梁琪、朱春梅和祝燕燕调到了那里,和钟主任一起工作。奚春华和我继续留在外科。 钟主任上午收了5个重病人,下午到绵阳接了5个地震伤的病人,晚上还负责值班。老师说她们很忙,重病人很多,病情复杂,工作环境不熟悉,语言交流障碍,所以工作难度比较大,但是,必须克服重重困难,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与省医院的同事、医疗队的成员以及病人、病人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很快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好评与信任。所有的护士都要参加翻班,要做包括护士、护工、家属在内的所有工作,强度比较大,不过我们不怕。

 

5月31日

今天晚上,大家终于第一次坐在了一起。我们与鲍晓荣主任相聚在异乡,感觉格外亲切。鲍主任给我们讲了在前线的经历。灾区的条件非常艰苦,食物缺乏,每天都是在余震中渡过,在各地送医时还受了伤!不过在子弟兵的保护下顺利完成了工作,并且安全的回来了。向英雄致敬!向人民子弟兵致敬!每天都会收到许多同事发来的慰问短信,衷心感谢同仁们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6月2日

今天是祝燕燕的生日,我们趁中午都休息就给她过生日。

我们找了一家饭店,点了几个菜,买了蛋糕,老师还为她买了件Tshirt,大家都嫉妒的想要过生日。燕燕许下生日愿望:希望大家平平安安的一起回家。桌子上一片红油,个个吃的嘴唇发紫,嘴也和不拢一个劲的往外吹气,猛喝水。老师说:我们现在是吃辣速成班了。我们一同在异乡渡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会。

下午,师和朱老师接到紧急通知要加班,就立即赶往科室了。

                                                  

 6月3日

今天是我们来成都的第五天,我们病房已经收了16个灾区转来的危重病人,还要转14个病人来,工作的环境非常不习惯,操作、工作流程都完全不一样,经常药接不上,因为他们这里都是人工流程,任何药医生都要开医嘱,还要开处方,把我们急的。而且我们这里查房的医生特别多,上海的、成都的、北京的,医嘱更改特别频繁,需要沟通的人也特别多。病人,病人家属,不同地方来的医生,当地的医生,还有我们医疗队不同医院的护士医生,这是我们工作难度之一,难度二:我们这里的病人老年多,年龄最大的96岁,而且很多都是骨折的病人,不能自己翻身没有气垫床,在护理上也有很大的难度。在我们病房没有陪护没有护工,所有的生活护理都是我们10个护士日夜承担的,我们这里褥疮的病人也很多,工作真的很辛苦。

我们的燕燕和我和春梅被抽调在这个病房,昨天我们刚为她过了25岁生日,在我面前还会经常对我发嗲还象个小孩子,可是面对工作她照样不怕苦不怕脏,让我觉得她一下子长大了。

这里吃个馄饨也是辣的,吃不惯,我不得不买面包火腿肠啃。

 

6月4日

下班后,将病人送回绵竹,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开了四个小时,回来时已是深夜十一点了。

在急诊监护室工作的老师、老师还有祝燕燕,在陌生的环境中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要确保护理安全。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医院,工作流程不同。为了保证护理安全,与其他团队达成默契,师和朱老师特意自费买了一块黑板,把各项治疗都抄写在板上,避免工作时的遗漏。病房中的病人最大的96岁,最小的78岁,都有不同程度的地震伤合并心衰、ARDS,每次翻身前都要做很多解释和安慰的工作。语言不通,交流比较困难,但她们还是克服了。她们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当地护理同行的充分肯定。

 

6月6日

今天是到成都的第十天,从到达的第二天开始有明显震感的余震已经有3次。余震发生时,会有明显的头晕和摇晃的感觉,在老师、老师和燕燕工作的监护室,墙壁上有很大的裂缝,看起来还比较危险,但是大家都已经忘了裂缝的存在了。

 

6月11日

端午节那天,市委书记俞振声同志到省医院来慰问上海医疗队的同志,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赞赏与鼓励,并对我们表示节日的问候。今天市卫生局的领导也来到省医院,对我们表示慰问。

最近,由于唐家山堰塞湖的不安全因素,有大批的绵阳的伤员转到省医院。病人病情都较稳定,一部分病人进行了骨科手术治疗,术后转入外科监护室。通过交谈,我感到病员们的心情还是稳定的。一位84岁,股骨颈内固定术后的老伯说:“开刀前我做什么都要别人帮助,现在手术做好了,我一定要站起来,用我的双手重建家园。”

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6月22日  

 还有二天就是到成都的整四个星期了。这段日子成都和上海一样也一直在下雨。我们很想念你们,也很想家。但是我们会不负众望,坚持到底,争取最后的胜利!我们一切都好,请大家放心!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