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动态 >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世界肾脏日——人人享有肾健康
发布日期:2023-03-09 来源: 浏览量: 打印

2023年3月9日是第18届“世界肾脏日”,本届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健康——为意外做好准备,支持弱势群体!”世界肾脏日是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共同倡导设立的节日,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早期检测和预防慢性肾病是目前全球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到肾病,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成年和老年人群体,但随着现代生活环境、饮食方式的快速转变,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慢性肾脏疾病。儿童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加之在家长传统认知中肾病是老年人疾病,也容易疏忽对儿童肾疾病的关注,导致许多儿童错过了最佳诊疗及干预时间,为成年后健康埋下隐患,因此提高家长与儿童青少年对于肾疾病的了解迫在眉睫。

一、引起儿童肾病的诱因

1.憋尿

憋尿不仅会损伤膀胱,还会损伤肾脏。尿液在膀胱里滞留过久容易滋生细菌,且尿液返回输尿管和肾脏,很容易感染肾脏并造成损伤,引发尿道感染甚至导致尿毒症。


2.感染

当儿童出现呼吸道等细菌病毒感染时,若拖延太久会累及肾脏,多次会造成肾脏损伤。儿童泌尿系感染的危害性比成人要严重:成人泌尿系感染虽也会引起肾脏损伤,但其比例较低;儿童则相反,儿童通常尿道短、黏膜脆弱,若存在先天畸形,多种因素叠加,就会导致肾脏损伤。


3.药物

“是药三分毒”,药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肾脏功能的损伤。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肝脏代谢后从肾脏排泄,当肝功能异常时,药物从肾脏代谢的负担显著加大,并且还有一部分药物只在肾脏代谢和排泄,因此,某些药物在肾脏聚集的浓度远远高于血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还有就是药物在肾脏组织中蓄积、沉淀,导致肾脏组织本身的损伤。


4.饮食

过量的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若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水肿,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临床发现,诱发终末期肾病的最大原因是糖尿病,甜食摄入过多不利于健康,血糖值上升的过程中会损伤肾脏周围的血管,肾脏病变的可能性增加。儿童多喜爱吃高盐高糖零食等和碳酸饮料,而这些食物代谢的产物也需要从肾脏排泄,摄入过量势必会加重肾脏负担。


5.饮水

长时间不喝水会导致尿量减少,增加尿液的毒素,引发肾结石、尿路感染等。


6.熬夜

熬夜对肾脏本身并没有直接影响,但是熬夜可以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紊乱或者通过大量的进食、喝水的减少,而间接影响肾脏。

二、儿童肾脏损伤的表现

1.尿异常

尿色:正常儿童新鲜尿呈淡黄色或黄色、透明,虽然尿色可能会因特殊食物、药物改变,但当尿液呈红色或酱油色、茶色、淡绿色、白色,或有白色絮状沉淀时,应注意;尿中泡沫细密,不易消散,应及时检查。


尿味:正常儿童尿液久置后尿素分解而出氨臭味。如果新排出的尿即有氨臭味、烂苹果味、鼠尿样臭味、甜味等要注意。


尿量:正常儿童尿量个体差异较大,受摄入液体量、活动量、周围环境等影响较大。但如果持续每日尿量>2000mL,夜尿明显大于日间尿量,或24小时尿量<0.8mL/每公斤体重/每小时,应及时就医。


排尿:若儿童排尿时有尿频尿急尿痛、腹痛等,需要警惕尿路感染。


2.浮肿

时常有双上眼睑浮肿,晨起较明显,同时伴有尿量减少,强烈提示肾脏出了问题。


3.生长发育落后,长期厌食、恶心、呕吐、无力


儿童生长迟缓,或者体力差、易劳累,有佝偻病表现但补充维生素D治疗无效等有可能是肾小管疾病;不明原因的贫血,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儿童也要警惕是否有肾损伤。

三、如何预防儿童肾病

  1. 儿童应规律作息、调整生物钟,做到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时间。

  2. 适当体育锻炼(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减少久坐,平复情绪。

  3. 均衡饮食,控制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平时以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为主。

  4. 注意养成健康喝水的习惯,慢慢改变饮水习惯(从渴了再喝水到主动喝足够的水);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饮料。

  5. 家长应该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排尿习惯,及时排尿、不憋尿,避免尿液在膀胱长时间停留。

  6. 当儿童身体感染时,应立即就医,避免拖延太久累及肾脏,家长在带孩子治疗疾病的同时,一定要做尿液检查。

  7. 肾脏是药物代谢、排泄的重要器官,尤其是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避免长期使用,注意不要滥用和盲目用药。

  8. 家长应该每年为儿童进行一次体检(包括尿常规,泌尿系B超,肾功能检测),以更早地发现肾脏疾病,及早治疗。

  9. 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儿童,家长应带儿童尽早到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肾功能、泌尿系统B超等检查。


部分资料来源: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等

                                                                                                                                                                              转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