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记金山区十佳杰出青年吴靖平
让我们粗线条地勾勒一下吴靖平的人生轨迹:1994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的吴靖平来到金山医院,199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研究生院,5年硕博连读,2003年7月,吴靖平顺利毕业,获中山医院骨科博士学位,他放弃留在市区工作的机会,回到金山医院。
4年的住院医师生涯练就了他扎实的骨科理论功底和手术技术操作;2003年,吴靖平晋升为主治医师;2005年,吴靖平晋升副主任医师并入选上海市金山区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3月,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骨科进修学习的机会;2004年,吴靖平担任金山医院团委书记;2007年,吴靖平成为硕士生导师。
做学生,吴靖平经常是宿舍、医院、图书馆三点一线的跑,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医学知识,多次获得复旦大学“三好学生”和“东方奖学金”光荣称号。在港大进修,吴靖平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积极参与港大骨科的科研活动,为科室临床业务的拓展和科研力量的提升培养后备力量。
做医生,吴靖平认真刻苦钻研,不断学习骨科基础知识和先进技术,多次成功抢救严重复合伤等危重病人,完成了胸腰椎骨折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各种骨折的微创生物学治疗、先天性畸形矫形、骨和软组织良恶性肿瘤切除等多项特大和大型手术。学成归来后,在确保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勇于创新,开展股方肌骨瓣转移治疗股骨颈陈旧性骨折、锚钉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等新手术。
在科研方面,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着复旦大学青年创新基金课题和金山区卫生局课题各1项。他担任《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参与《实用骨科手册》的编写。他在香港大学参与完成的论文获2006年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交流发言资格。
作为团委书记,吴靖平带领全院广大青年一起学习进步。他牵头组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团委论坛;在志愿者活动中,负责金山区多项大型文体活动中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走进社区、农村、学校和敬老院,进行义诊、医疗知识讲解;在去年的抗震救灾活动中,吴靖平多次捐款,缴纳特殊党费,并积极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
当我们看到今天吴靖平的累累硕果时,太多的努力与付出成为铺垫,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吴靖平将继续为患者服务,追看无限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