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尽医事 尽仁心
发布日期:2010-08-27 来源:金山医院   浏览量: 打印

尽医事  尽仁心


  干雪梅,82岁。5年前突发脑溢血,送金山医院急救手术。
  保住了性命,但成了植物人。在脑外科病房一住就是5年。
  今年6月,老人仙逝。
  4位儿女承天堂母亲之愿,以千字之书,感恩尽职尽心的白衣天使。
  带着感恩信,笔者深入采访,实录了几位被访者的回答,或称心声,真实呈与读者——

宋美萍——干雪梅的女儿:
  5年前,我妈在晨练时突然跌倒,被110送到金山医院。当时身边没有亲属。
  被送到急诊后,是脑外科姚慧斌医生一路陪着去做CT。
  中午11多钟,我赶到医院,人已在手术了。听旁人讲,姚医生陪去做检查,又帮忙推车送手术室。我是感动得不得了,从来没碰到过介好的医生。
下午2点多,手术结束,得知姚医生他们都没吃午饭,我们执意要请,姚医生谢绝。后来,我们商量决定送礼,没想到还是被拒绝了。
  起初我妈在ICU病房,姚医生天天去查房,耐心解释给我们听。1个月后转到脑外科病房,费力主任耐心得也是没话说。季院长每天总来我妈床边兜一圈,让我们心里很安的。
  5年了,护士就像我妈的子女一样,一口一个“老干妈”。都知道我妈没感觉了,但护士们做护理时,还是会轻轻地叫她,跟她讲话,听得我们子女都要落眼泪水。
  最后一天抢救,5个多小时,余果医生就没离开过我妈的病床边。
  一句话,我妈在金山医院,就像在家里一个样。

姚慧斌——手术主刀医师:
  我们医生只是做了一些前期的工作,大量的后期护理才是不容易的,这都是护士的功劳。
  干雪梅当时瞳孔已放大了,又没家属,我陪去做检查,就想尽快能看到片子,能尽快手术。碰到这种情况,每个脑外科医生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本能。
  作为医生,都是希望病人好的,不然我们花很大的精力去开刀,去护理干吗!重要的是病人要理解我们。干雪梅的家属做得很好。5年多他们与护士的关系搞得像家人一样,我们做什么治疗他们都理解,其实,我们医生也很感激他们的。

孙建芳——脑外科19年资深护士:
  从ICU转来时,干雪梅浑身插满各类管子,很吓人的。后来,经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居然长胖许多,胖胖的脸看上去很慈祥的,所以,大家就叫她“老干妈”了。
  老干妈虽然做了5年的植物人,但从未有过一个并发症,一直平平稳稳的,所以家属认为我们做得好。不过家属特地写感谢信,我们也很意外的,因为,他们感动的那些事,我们其实天天在做,做得都习惯了。
老干妈有4个子女,都很孝的,对护士很尊重的,他们的行为也带动了一个病房。我们一般与家属的关系都蛮好的。
  老干妈是在她82岁的阴历生日那天走的,应该讲她病后基本没有受过什么痛苦,这点我们也很安慰。

费力——脑外科副主任:
  遇上重症病人,去急诊陪做检查,去手术室搬病人,都是为了“抢一分钟,是一分钟”。这是脑外科医生的一贯风格。
  与这样的老病人家属建立良好关系很重要,他们就像医患关系的调控器,会影响整个病房。他们会帮助宣传护理知识,更会带动他人理解支持我们的日常工作。
  像这样一住就是几年的病人,在我们病房35张床位中基本要占5到6张。长期压床,会影响我们的周转率,而且他们的日常护理成本也很高,因为护理项目收费很低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医护工作的尽心尽职。在我们眼里,每个生命都一样神圣,不管他是不是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