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临床资源,可强有力地赋能学科建设,助力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强化科研攻关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重要支撑作用,坚持临床研究和临床诊疗协同,科研成果服务临床和疾病防控一线。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科研建设,贯彻科学研究与临床医疗协同发展的理念,并逐步显示成效。 尽管2022年的疫情给我院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院领导带领全院职工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疫情期间,我们的金医科研人依然时刻保持奋进不停研,线上讲座、技术培训,持续为科研“充电”。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院2022年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截至2022年10月已发表论文136篇,其中SCI论文74篇。其中高质量论文(IF>5)占比50%,较去年同期增长164%;卓越论文(IF>10)实现零的突破,今年共有5篇卓越论文发表于相关领域国际权威期刊(中科院期刊分区1区)。 2022年1月18日,肿瘤中心高强教授科研团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1.492)发表综述文章。综述回顾了空间组学的技术进步,以及先进的计算方法如何促进多模态空间数据分析;讨论了空间组学研究在精确肿瘤学中的潜在临床转化,并提出了在空间数据解释中将空间生态学原理转移到癌症生物学中。 2022年7月21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许国雄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Calcium-chelated nanosystem reverse cancer chemoresistance via replenish intracellular calcium ions”在国际权威工程技术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F=16.744)在线发表。该研究发现在多种肿瘤化疗耐药细胞中存在钙离子失衡,通过制备共负载钙离子和紫衫醇的钙螯合纳米粒恢复细胞内钙稳态可以有效逆转肿瘤耐药,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 2022年7月21日,肿瘤中心高强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Multimodule characterization of immune subgroups in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reveals distinct therapeutic vulnerabilities” 发表于国际主流免疫学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IF=12.47)。该研究揭示了肝内胆管癌的不同免疫亚群及其对应的潜在治疗靶点,为肝内胆管癌患者个性化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 2022年8月15日,泌尿外科陈刚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The short inverted repeats-induced circEXOC6B inhibits prostate cancer metastasis by enhancing the binding of RBMS1 and HuR”在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学会(ASGCT)官方会刊 Molecular Therapy (IF=12.91)发表。该研究发现环状RNA circEXOC6B与蛋白分子RBMS1和HuR结合后,增强AKAP12 mRNA稳定性,进而增加AKAP12蛋白表达水平并发挥对前列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 2022年10月24日,转化研究中心彭勃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IF=17.694)发表最新研究成果“Microglial debris is cleared by astrocytes via C4b-facilitated phagocytosis and degraded via RUBICON-dependent noncanonical autophagy in mice”。该研究发现:仅有星形胶质细胞和Muller胶质细胞对小胶质细胞碎片具有吞噬能力,而且补体C4b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对小胶质细胞碎片的吞噬作用。 公立医院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与策源地,也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库和受益者。医疗机构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我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我院高质量论文的突破也体现出医院科研水平和研究质量的不断提高,这对医院的人才培养、创三甲工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我们相信在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医院的科研创新能力会有更大的提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