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卫健委公布了2022年度上海市卫健委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面上项目立项结果,我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涛申报的《视网膜周边离焦在预测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进展中的作用》、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昱申报的《基于BOLD-fMRI和AI技术探究活性维生素D3对非透析CKD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及其可能机制》获得上海市卫健委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面上项目资助。
李涛,眼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近视眼防治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曾主持上海市卫健委青年课题2项、金山区卫健委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15篇。临床特长为OK镜验配及屈光不正矫治,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干眼等治疗。荣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金山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次,上海市医学会“青年菁英”提名、金山区青年英才、金山区鑫工巧匠等。曾入选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扬帆计划”、金山区卫生计生系统第三周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 申请心得: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根据日常门诊工作中的近视儿童青少年配戴OK镜后控制效果具有个体差异性,结合科室拥有的最新视网膜周边离焦检查设备,在科室周晓东主任的指导下,深入探讨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潜在发病机制及近视防控方法的可能原理。
王昱,肾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肾脏病专业领域的临床及科研,擅长各种原发、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肾脏病的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防控。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本专业领域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上海市卫健委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复旦大学青年骨干基金、金山区卫健委青年基金、金山医院院级课题,先后完成金山区卫健委及金山医院优青培养计划。 申请心得:“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肾脏病专业与其他学科相比的一个特点是并发症特别多,因此在了解本学科研究热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关注相关交叉学科,有时候“另辟蹊径”会更有收获。研究方法上思路要拓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段,紧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