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手记——换位思考
发布日期:2009-11-30 来源:金山医院 浏览量:
打印
常说医生看不好自己家人的病,但我做医生以后,却治愈了自己爸妈的疾病。
记得不久前,爸爸在电话里提起自己右胳膊与背部疼痛。出于职业习惯,我问他是不是起了水疱。不出所料,确实有水疱,爸爸来院后经我诊断,是带状疱疹,正是我的专科——皮肤科范畴的疾病,挂号、诊治、配药,很快很方便,爸爸用对了药,很快康复。
帮我妈看眼病,也很巧。自我有记忆起,妈妈一直在抱怨眼睛干涩,每隔几月就要去看眼科,医生都按着以前的诊断“慢性结膜炎”,配些含激素和抗生素成分眼药水就完事,但效果总不明显,复发率也高,看着妈妈每天点眼药水总不见好,我很心疼。好在我学医了,我向眼科的沈医生咨询我妈的眼病,他详细地了解我妈的症状和治疗经过,告诉我那其实是干眼症,而大多数眼药水里有防腐剂,反而会加重病情。最后在他的指导下,我配了些进口的人工泪液,我妈的二十多年的眼病也就奇迹般的痊愈了。
病看好了,我们都很高兴,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我不学医,结果会怎样呢?可能我爸胳膊痛的时候,我会先带他去看中医外科或骨科,水疱明显了,再转到皮肤科,病情会被耽误,有可能还会引起神经痛且持续很久。而我妈的眼病,也许治愈的路更漫长一些。对于大多数的病人来说,即使是很普通的病,求医的道路,从来都是不容易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从诊室门口走到我们面前的那段路,但想一想,他们已经走很远了,他们还要走多远呢?也许我们可以想得更多一些,做得更好一些。 (梅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