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援滇路上|一波三折的抢救,一次教科书式的授课
发布日期:2020-10-10 来源: 浏览量: 打印

临行前医院及科室领导春风化雨般的叮咛嘱咐与殷切希望还犹在耳畔,转眼我已扎根永平县医院ICU足有月余。这里的ICU是一个刚刚成立一周年的新科室,负责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科室目前开放6张床位,2名医师、1名助理医师、8名护士负责日常工作,另外配备有6台呼吸机、1支气管镜、1台床边B超机。

9月9日晚,我刚到岗工作的第3天,县医院接诊了一名高处坠落致特重型颅脑外伤、创伤性右侧额颞顶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脑外科行右侧硬膜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收入ICU进行后续治疗。入ICU时患者病情危重,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3分,无自主呼吸,需呼吸机辅助通气。考虑到患者短时间无法脱机,术后第一时间我们决定予以气管切开。经皮气管切开正是我院前期援滇队员带来并已成熟运用的医疗技术,行气管切开所用的导引钢丝也还是我院援滇队员带来并留下来的。

12c9b5ae82e2631b339ec79616fa818.jpg

患者术后常规予以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脱水降颅压、化痰、保护脏器等治疗。9月14日术后第5天晨,值班医师向我反映患者出现发热情况,体温达38.8℃,经过详细查体及对检验结果分析,考虑患者存在颅内感染可能,同时不除外体温调节中枢失调导致发热。在排除颅高压等禁忌症后,我给予患者腰椎穿刺,并对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细菌培养等检查。根据脑脊液检查报告支持我先前的判断:患者出现颅内感染。当天即给予患者经验性广谱抗感染治疗。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体温有下降趋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22日患者意识状态突然恶化,复查头部CT证实手术部位出现再出血,脑外科紧急行全麻下血肿清除术,术后再予输血、抗感染等治疗。连续的打击像大山一样压在这个不幸的家庭身上,患者家属曾发起滴水筹,我们医疗队队员也都施以援手。除此外,我们也更清楚的认识到,尽全力治好患者才是对病人、对这个家庭而言最大的帮助。

经我们积极努力救治,患者神志较前有所改善,可完成指令动作,但患者仍有发热,以午后为主,体温可达39℃左右。期间反复监测血培养、痰培养、炎症指标,均不支持感染性发热。经过抗生素足疗程应用后,根据临床经验,此时我判断患者是体温调节中枢失调所致发热,遂决定逐步停用抗生素,并给予安宫牛黄丸对症处理。对症治疗后,患者的体温终于逐步下降,不久后便能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神志也转清楚,并能完成各种指令动作。看到患者的好转,永平的孙伟杰医生跟我感慨:“张老师,神经外科病人真的不好‘管’啊!一波三折的抢救给了我们一次教科书式的现场授课。”

image1.jpg

在这里的一个月里,我真切地感受到县各级领导的关怀,医院的重视、科室的团结以及年轻医生的好学与上进,以及这个新科室蓬勃向上的朝气与力量。行文至此,我又想起临行前陈刚书记的谆谆叮嘱:“我们要真心帮,实意扶,为永平县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